中医遭遇的制度陷阱和资本阴谋 这篇文章是《挽救中医—中医遭遇的制度陷阱和资本阴谋》一书的导言。本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触目惊心的事实,许多篇章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本书的编著者吕嘉戈先生以一片赤诚之心对中医药传统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感谢吕嘉戈先生提供电子文档,感谢陈雪芳女士提供样书。) 中医是中华民族健康祛病之本,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脊梁。然而今天,这个脊梁已病入膏肓,危机重重。大多中国人都不会相信中医会在中国人手中被消灭,也不会理解这些中国人为什么要消灭中医。有人会说,中医现今还是有发展的,国家是重视的。但这些人现在所讲的中医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了,而是已经西化了的或是中西医结合的“中医”了。 对中医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是美国洛克菲勒财团在1927年策划的旨在消灭中医,进而以美国的西医实现垄断中国医药行业的一个资本阴谋,即打着“现代化”的旗号,行消灭中医之实。这个阴谋在今天可以说就要实现了。如果让洛氏消灭中医这个阴谋在中国实现,中国文化将失去最后的阵地,被美国人誉为“安全、有效、廉价”的中医将不复存在。欲摆脱中医的这种危局,认清中医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和紧迫的,是对中医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的反思。 让我们回溯历史…… 一、洛克菲勒“以华制华”的谋略和它的历史完成 中国文化以其无比深厚的内涵,令西方殖民主义者无所适从。1840年之后,西方用炮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进而一步一步,将中国从一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掠夺成一个赤贫的国家。中国人被他们在军事上征服了,但是想征服中国文化谈何容易。而不征服中国文化,就无法征服中国人的心。于是他们采取了一个从长计议的策略:用庚子赔款的一部分在中国建立大学,并大量吸收中国留学生,目的是培养自己的代言人。这实际上是学中国人提出的“以夷治夷”策略,也可以称其为“以华治华”。这个策略实施的结果如何呢?事实证明,它是相当成功的。20世纪,否定中医及中国文化最极端而决绝的往往正是中国人自己,这就是一种铁证。 在新文化运动经过了近百年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到了行将灭亡的边缘,其脊梁——中医学,马上就要被消灭了。这里面充满着历史的吊诡:从来未见过一个民族这样起劲地消灭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样起劲地消灭本民族医学。这是一个悲剧。要阻止这种悲剧的继续发生,就要了解西方是如何运用“以夷治夷”或是“以华治华”手段,来对付和消灭中国文化的。垄断是许多西方财团的资本目的。美国洛克菲勒财团在上世纪20年代已经垄断了中国的煤油和电力市场,其强大的药品帝国对中国的医药市场同样企图实现其垄断,可是中医的存在妨碍了它垄断之梦的实现。于是一个资本阴谋出现了,他们投入大量资金来进行说服中国人厌弃中医,而相信西医。用中国人来消灭中医的“以华治华”的谋略在此被应用得天衣无缝,以至于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医已经走到了行将灭亡的境地时,医学界还在争论中医是否科学和现代化的问题。在现今,人们看不到洛克菲勒财团所作所为,因为它的存在已经不是一般财团的规模了,而是运行到了近乎老子所说的“大象无形”的状态,不用脑子思考是看不到它的存在的。
清末民初,由于清政府一直采取以洋压汉的政策,尤其是慈禧与光绪相隔一天死亡的事实,太医院被废置,中医就此不被重视。此时,大量的官派留学生归来,其中学习西医的学生基本上是一致反对中医的。然而,从历史上看,早在“甲午战争前中西医之争就已开始,当时只限于学术之上,加之早期的西医几乎全是外国传教士,也不便公开与中医为敌。……废止中医之争始于清末,但仅出于民间,到1916年余云岫出版《灵素商兑》大肆否定中医并非偶然。然始创由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废止中医,还是在1928年原协和医学院院长及中华医学会会长刘瑞恒当上南京政府卫生部副部长之后。他采取行政手段,照余云岫等人主张,废止中医。而余云岫于1934年主编《中华医学》杂志5年之久,大块的反中医的文章曾在该杂志上发表。……1928年底,刘瑞恒于中华医学会会长任满,转而充当南京政府卫生部副部长,其背景即在美国人的支持”。“废止中医案”之所以能在当时的卫生部通过,主要与会的人均是留学归来的学习西医者,如主持人刘瑞恒系留美学习西医者,余云岫系留日学习西医者,余下的均是留学美英学习西医者。自1929年2月,南京政府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由卫生部副部长刘瑞恒主持,与会17人中没有一位中医。这次会上通过了“废止中医案”。当中西医之争由民间讨论走到了以行政手段进行废止中医的境地时,中医存亡之事就成为了一件有关中华民族文化存亡的政治大事。 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实际上成了一次以围剿中医、并形成一整套行政措施消灭中医为主题的会议。这个消灭中医的政策在执行了三年之后,全国中医业一片萧条。当时国家文委副主任钱俊瑞发现了卫生部消灭中医的做法并上报中央,毛泽东在1953年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撤销了贺诚、王斌的副部长职务,并于1954及1955年在《人民日报》开展了对中医问题的讨论和对贺诚、王斌的批判。中医这时才又有了生机,获得了暂时的发展。 但卫生部的行政体制以及对中医认识上的偏见并未因此消除,卫生部西医势力仍占主导地位。由于毛主席对中医的支持,每当卫生部对中医进行打压的时候,只要毛主席得知,就会有批示批评卫生部。但是他对中医的认识也有偏颇,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吕炳奎对此认为,毛主席“提出了西医学习中医,想以西医学习中医来提高中医,事实证明不切合实际。1958年又提出中西医结合,开始时卫生部门有抵触,后来竟借此来控制中医、改造中医,限制了中医学术的自主权。”文革以后,中医由于没有独立行政权,发展一直没有起色。1980年卫生部召开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1982年衡阳会议又重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说明此时的中医处境终于在中医界的努力下,获得了某些好转。三支力量的方针因给了中医独立发展的地位,也成了消灭中医势力的眼中钉。 《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光辉历程》(以下简称中医大事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没有记载三支力量的方针,其谓:“1980年3月,卫生部召开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建国30年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重要经验教训,研究了党的重要政策,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今后应该采取的措施。”(22页)其中没有记录三支力量方针的提出;又谓:“1982年4月,卫生部在湖南衡阳召开了全国中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讨论制订了《关于加强中医医院整顿和建设的意见》、《全国中医医院工作条例》(试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办好中医医院》等文件,这次会议特别强调了中医单位要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问题和增加中医事业经费问题,解除中医药后继乏人、乏术问题,中医药结合问题,中医教育工作的几个问题,中西医结合、中医研究和民族医学问题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中医工作的领导问题等等。”(24页)也没有记录会议重提三支力量的方针。
吕炳奎在上述两次会议上的讲话和文章,证实会议确实明确提出了三支力量的方针,并且是得到中央同意的。他多次阐述了这一问题,其谓:“1980年3月卫生部召开了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总结了30年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这一方针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根本问题,对整个中医事业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是一件大事,对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又谓:“三支力量是客观存在,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是总结了30年的经验教训提出来的。……解放以后党提出了团结中西医的方针,好像问题解决了。现在看,实际上没有解决,中医的地位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今天,提出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把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置于同等的地位,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中医的地位问题。这个方针的提出,解决了几十年来,甚至近百年来遗留下来没有解决的问题。方针提出后,中医界皆大欢喜,西医方面也很欢迎,同意这样一个方针。中西医结合方面大部分人也同意这个方针。但是仍有部分人对这个方针不太理解。” 中医的被消灭是由中国人自己造成的。 二、 所谓“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是消灭中医药的杀手锏 最近,美国华裔学者张绪通博士撰文揭开了消灭中医的惊人内幕。他文章中所提及的美国人Hans Ruesch撰写的文章《洛克菲勒药品帝国的真相》(TheTruth about the Rockefeller Drug Empire:The Drug Story),清楚地告诉中国人,美国的洛克菲勒药品帝国早在1927年对中医做了些什么。张绪通博士说:“该文坦白地道出了缘由,洛克菲勒及其家族以学术基金会的名义,捐了一点钱给中国的医药界,美名其曰‘帮助中国实现中药现代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目的就是要中国人对自己的中医药学术的根源与体系产生怀疑,以至于厌弃。然后打出‘拯救中医中药’的美名,以‘中医药现代化、科学化’的幌子,达到彻底操纵、把控中国的中医药及其市场的目的,完全有他们的战略预谋。”在《洛克菲勒药品帝国的真相》一文中,作者写道:“洛克菲勒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在美国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以至于在1927年发起了国际教育基金会作为小洛克菲勒自己的个人慈善事业,还捐赠了两千一百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准备毫不吝惜地给予外国的大学和政客们,当然要附带各种条件。……洛克菲勒过去一直对中国有着特殊的兴趣,由于美孚石油公司几乎是‘中国油灯’用油的唯一供应者,因此他把钱用来设立中国医药基金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扮演着‘伟大的白人教父’的角色,来向他卑微的孩子们传播知识。洛克菲勒基金会投资达四千五百万美元用来‘西化’(实际是摧垮)中医。
医学院校被告知,如果它们想从洛克菲勒慷慨的赠予中得到好处,它们必须使五万万中国人民信服地把他们经过多少个世纪检验的安全、有效却又廉价的草药扔到垃圾箱里,让中国人民赞成使用美国制造的昂贵的有致癌、致畸作用的‘神’药,当这些药致命的副作用再也掩盖不住的时候,则需要不断地用新药来替代。如果他们不能通过大规模的动物实验来‘验证’他们古老的针灸的有效性,这就不能认为有任何‘科学价值’。西医对几千年来证实的针灸对人类的有效性毫不关心。 此段论述,就将前面所述南京民国政府卫生部副部长刘瑞恒以及余云岫有关“废止中医案”的背景全盘托出。刘瑞恒曾是协和医学院的院长,孙中山、梁启超在协和医院治病期间他都在场。而协和医学院本身就是洛克菲勒直接投资创办的。所以,洛克菲勒的“要说服五亿中国人相信西医而把‘安全、有效、廉价’的中医扔进垃圾箱”的资本阴谋就成为刘瑞恒的职责。他把这种职责从协和医学院带到了南京政府卫生部,并在1929年以行政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废止中医。此举虽然遭到当时全国中医的反对,南京政府也于国代会上撤销了“废止中医案”,但是南京政府卫生部消灭中医的行政手段与体制已经建立,中医在此之后一直未得到重视。后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医受尽了欺辱和摧残,一直在苦苦挣扎。 此后的新中国,刚刚把美帝国主义赶出去,是不可能得到洛克菲勒“捐款”的。但是,第一届卫生会议所制订的一整套阻碍中医发展的法规,却成为中医发展路上的一个个制度陷阱。中医落入这陷阱中,就如同一个活的、可以自主行动的人忽然被五花大绑,动弹不得了。我们相信,这一制度陷阱与远在大洋彼岸的那个资本阴谋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利益授受关系。但诡异之处也正在于此——二者的态度和行为方案竟如此的意合神契!可见洛克菲勒策划的“以华制华”的阴谋是多么巧妙,不给钱也同样达到了消灭中医的目的。建国之初卫生部消灭中医的政策实行了整整三年,从此打下了卫生部门在认识上蔑视中医和行政上歧视中医的基础,实行了一条没有洛克菲勒的洛克菲勒路线。 从贺诚讲话到卫生部制订的一系列消灭中医的政策法规,完全是打着“中医科学化”的旗号进行的。中医科学化、现代化是洛克菲勒为消灭中医而设计的一个阴谋、一个陷阱。它是洛克菲勒教育基金会捐资的附加条件,即“帮助中国实现中药现代化、科学化和国际化”。它先是强蛮地给中医加上一把伸缩无定的、所谓“科学”的标尺,并教会你习惯于用这标尺去丈量中医。然而,你学会的只是技术性地丈量,而那标尺的伸缩幅度,却是由它来调定的。结果,你手里似乎有了一把尺子,但那尺子事实上永远也不属于你……这就是洛克菲勒阴谋的最吊诡之处!
大凡学习西医的人和西医化的人对洛氏的阴谋不但没有认识,反而认为中医就是不科学,就是要淘汰,并相信洛氏帮助中医实现现代化是真诚的、可信的。这又说明洛氏消灭中医的阴谋是多么的“英明”、有远见。 当然,现在不是纠缠谁的责任的时候,而是要重新执行三支力量的方针,给中医独立的行政权、教育权及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政策和环境,还要有坚定的中医领导层,只要有5~10年的时间,中医是能够起死回生的。 三、 “西学中、中西医结合”,成为消灭中医的幌子
从1954年起,中央发现了贺诚与王斌消灭中医的做法,1955年在《人民日报》上开展了批判卫生部错误做法的宣传报导。8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朱莹的《〈健康报〉批判王斌在中医问题上的错误思想》的报道,一时间捍卫中医的呼声响遍全国。贺诚于1955年11月19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检查我在卫生工作中的错误思想》一文,旋即,12月2日,《人民日报》又刊登了任小风的文章:《批判贺诚同志在对待中医政策上的错误》。文中认为,贺诚检讨得不够深刻:“贺诚同志对于余云岫的备加赞扬,使鄙视中医的资产阶级思想受到莫大的鼓舞,这是不能隐讳的事实。解放后数年来,余云岫等变本加厉,大肆活动,公开出版诬蔑中医的书籍,印发消灭中医‘方案’,未受到卫生部门的任何干涉。所以余云岫之流兴高采烈地说:‘可见我们历来主张和所走的方向,始终是正确的,所以医学革命在现阶段一定能获得最后胜利,是绝无疑问的;四十年来的医学革命,从今以后,应该是由理论转向实践的阶段了。’贺诚同志的思想究竟对于什么人有利,为什么人所拥护,是十分明显的。” 在消灭中医的路线影响下,纯中医已经基本被排除在执业医师外,成为民间的地下医生。也是在此路线下,余云岫的后人也开始为余辩解,其子余诞年2003年11月16日在网上发表的题为《余云岫观点的真伪辩》一文中,以现今中医的西医化为翻案借口,只字不提“废止中医案”、使“新的旧医不得产生”等余云岫提案的实质,而谓:“从上世纪视科学实验为‘画蛇添足之举’,将医学科学教育视为‘胔骨堆中,杀生场上医学’的‘旧医’,到现在具备数理化知识,掌握现代医学生物学基础,懂得解剖、生理、微生物学甚至遗传学、免疫学的中医,二者之间已不可同日而语了,也许这就是被一些人所指责的‘西医化’现象。当年余云岫提出在医政管理上要进行登记,要进行资格认定,并非只针对中医而言,现在看来都是现代化国家行政管理上所必须施行的,并提出用医学科学基础理论进行培训,也是鉴于当时我国落后的医学科学现状和落后的医学教育现状,并非所谓要消灭中医的措施,如今也都施行了。”其孙余忾2000年7月在网上发表了题为《近代杰出的医学家余云岫医师》的文章,掩盖余云岫“废止中医案”中消灭中医的杀机,反而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宇宙运行模论“阴阳五行”视为伪科学,其谓:“这样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就是因为坚持科学,反对《黄帝内经》所主张的阴阳五行等伪科学而长期被忽略。”“近代我国几乎全面地实行唯物论的研究方法,只是在中医界还保留了阴阳五行等玄说,而且至今也没有人用科学的实验方法来证明这种学说的正确性,好像也不打算这样做。1917年余云岫出版了《灵素商兑》一文,系统地批判了《黄帝内经》一书,震撼了医学界,他高举医学革命的旗帜,驳得中医们无以言对,至今也没有人对他的论点进行过像样的反驳。”“历史上阴阳五行学说风行了两千多年,除了名家、法家和荀子外都被其渗入,儒家从子思、孟子开始也讲起了阴阳五行,成了阻碍中国科学发展的主要祸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现在我国的哲学界已经没有了阴阳五行的影子,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界也消除了阴阳五行等玄学,只有中医还把它当宝贝,当然还有巫婆神汉、风水先生、算命先生。老百姓把‘医、卜、星、相’归为同类。就是因为他们的理论基础是相同的。”中国近、现代被西化的结果,也成了余云岫的后代为其翻案的依据,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卫生行政部门对中医的消灭政策与余云岫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现今,要解决中医发展问题,首先就得解决中医管理制度层面的问题;而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制度创新,就要对以往55年中医政策的成败经验进行总结。西学中,即想让西医学习点中医进而去研究和发展中医,现在看来是行不通的。中西医结合,想用此来代替中医,是较长时间以来直至今日卫生部的主要做法。这里面一方面是事与愿违,并不能真正实现中医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容易被反对中医人士所利用,成为一个欺骗性极强的借口,行消灭中医之实。试想一想,没有了中医,中西医结合还能有吗?所以,毛主席对中医的这两个指导方针,如果在中医有独立行政权时,对中医还不会有太大危害,但在中医没有独立行政权时,就会使中医遭致灭顶之灾。再加上现今对中医现代化、中药现代化的提法和纲要都已出台,就更加剧了中医灭亡的速度。这是关乎中华文化存亡的大事,不能掉以轻心! 四、 现实的危局:西医对中医药生存权的制度化剥夺
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部一直是西医的一统天下,中医是没有行政领导权的。经过55年的“统治”,西医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实现了医药行业的垄断,造成医药费不断高涨。据媒体报道,“从1996年以来,政府已经16次出台降低药价的措施,然而药价高涨之势却依然得不到扼制,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已经普遍成为国民之痛”。各种文章列举了许多原因,但未从垄断的角度去看。
以上报道证明,中医现今的教育,仍然在走50多年前被撤职的卫生部贺诚副部长所推行的消灭中医的教育路线。贺诚当年解释中医进修学校如何施教时说:“所谓进修,就是学习现代科学医学的基本知识,学习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用矿物学医学的基本知识去解释问题,以代替唯心的方法。中医比起西医是落后一些,这一点应当承认,否则便会阻碍进步,而进步得少或慢,就不能满足客观的要求。……如果办中医进修学校还教中医理论,对中医的前途并不有利。……世界上只有一个医学,中国也只有一个医学……中医对于这个医学贡献得越多越好,但却没有可能长期存在,这个前途必须认清。”贺诚消灭中医的路线实行三年后被中央发现,当即被毛主席取缔,他本人也被撤职,但是他的这条消灭中医的路线,又在上世纪80年代逐步复活。进入21世纪,中医面临即将被消灭的境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因此,这条消灭中医的路线是一定要纠正的!不纠正,中华民族将失去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心力和体力。
否定了师带徒教育形式的另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就是2003年卫生部全面撤销民办中医院校,甚至包括国家自学考试中的中医药专业。大量中医药学子被迫改专业和改行,或终止学业。 中医在中国,为什么被西医这样打压,并且恨之入骨,甚至有对中医置之死地而后快的行为和做法,这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国际背景的。当我们了解了这些历史和国际背景后,困惑我们中国人的中医情结和为什么中国人学了西医就反对中医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五、选中医之中坚分子行使中医之独立行政权,是中医起死回生的首要条件 当今,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洛克菲勒资本阴谋的阴险性和隐蔽性,真正将中国文化复兴起来。这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这个工作,宏观地说就是21世纪中国人自主文化立场的觉醒和民族文化复兴的工程。中医作为中国文化核心构成的一部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中医行将灭亡的制度环境:给中医起死回生的机会;给中医独立行政权;按中医传承和发展规律制订法律;承认并资助中医师带徒;改变中医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等等。 被誉为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的吕炳奎生前曾多次因中医问题向中央报告,希望能给中医与西医平等的政策,进而解决中医濒危的境地。他为中医奋斗了一生,现在看来,这本质上仍然是在与洛克菲勒资本阴谋进行的斗争。他生前对中医药争取独立行政权寄予深厚希望,并曾提名骆诗文同志担任第一任“中医药部”部长。他在给温总理的信中说:“让骆诗文同志担任中医药部第一任部长。他是中医界难得的人才。……如果中医药部再让西医以及反对中医的人掌权,将使对中医药学的挽救功亏一篑,将使设立中医药部的决定形同虚设!”为了能保证中医起死回生的大事,他对中医药干部的选拔还提出了超龄和破格并用的建议,因为担当中医药事业起死回生的重任,没有丰富的经验和对中医药现实情况的深刻了解以及对中医药事业的无限热爱,是无法胜任的。 总之,中医的命运岌岌可危,检讨历史只是为了厘清认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要尽快将中医药抢救回来。因此,设立“中医药部”,让真正热爱中医又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医药干部来领导中医药,是真正能使中医药起死回生的前提,再拖延不决、优柔寡断,中医就完了,——这一代人都将成为历史罪人。 一个民族文化的兴衰,制度起着关键性作用。挽救中医药,一切将取决于中央的决心。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中国文化是其灵魂,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脊梁。中国政府在了解了卫生部长期以来因为制度偏差而实际上不断在消灭中医、致使中医药已经到了灭亡境地的情况之后,抢救中医药、抢救中国文化,自然就成为当届政府的首要任务。这实际上是对中华民族灵魂的抢救。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魂不附体,就会成为其他民族或是帝国主义的附庸。所以,抢救中医药不只是中医药界的事情,也是中华民族的事情。为了对近百年来中医的危局以及这危局的症结有个更清醒的认识,让我们走进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