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成功病例 > 脑部病例 >  > 正文

老年性和早老性痴呆

2024-02-18 21:49正中堂正中堂
       田某,男,66岁,农民。患者一年前因丧子之痛,精神恍惚,说话颠三倒四,逐渐精神失常,走路小跑步,曾按精神病治疗不见好转,1999年5月25日求余诊治。现症:精神恍惚,表情淡漠,说话颠三倒四,前边说后头忘,缺乏逻辑性,走路小跑步,似在锻炼身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CT扫描提示脑萎缩。此老年性痴呆,乃湿热内蕴,弥漫三焦,熏蒸神明之故。拟议清热利湿、开窍醒神:薏苡仁30g炒杏仁10g白蔻仁10g半夏10g厚朴10g竹叶10g滑石(布包) 30g通草6g石菖蒲10g远志10g,冰片(包,研,兑服)1克,甘草6g。水煎服,日1剂,10剂。6月5日复诊:服药后精神好转,似乎比以前集中,有时几句话能理出个头绪,家属非常高兴,要求多带几剂药回家,舌脉如故。原方20剂。6月25日再诊:服药后精神继续好转,说话已有些逻辑,少说几句话已听不出毛病,走路步态也比以前好转,有时还主动干点家务劳动,舌质正常,舌苔白,脉弦。原方10剂,隔日1剂。喝完后买两瓶抗脑衰巩固疗效。
       夏某,男,43岁。在5年前出现健忘,近2年来健忘加重,虽经CT及磁共振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作血细胞分析检查,也未发现异常。刻诊:健忘,轻微头痛,唇口干燥,咽干不欲饮水,饮水且不欲下咽,舌边颜色较暗,脉细略涩。遂辨证为瘀热阻结,脉络不通,清窍失荣,其治当活血化瘀,通窍醒神,以抵当汤加味:大黄6g桃仁9g水蛭9g虻虫9g桂枝10g石菖蒲12g远志12g茯苓18g五味子10g。6剂,1日1剂,水煎2次分3服。二诊,记忆力略有好转,头痛减轻,又以前方治疗40余剂,记忆力基本恢复。随访1年,一切尚好。用方体会:根据张仲景论抵当汤主治“喜忘”,如唇口干燥辨为热,舌边色泽较暗辨为瘀,尤其是饮水且不欲下咽而辨为瘀热证。治以抵当汤泻热祛瘀,方中桃仁、水蛭、虻虫活血化瘀通窍;大黄泻热祛瘀;桂枝通达血脉;石菖蒲、远志开窍醒神;茯苓泻浊益气安神;五味子敛阴安神。诸药相互为用,以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谨遵脉舌,不从症论,处方用药,坚持一贯,周××,男,59岁。性格改变,健忘失眠,烦躁易怒2年。医诊脑动脉硬化,老年性痴呆。先予西药治疗1年多不效,继又配合中药益气补肾宁心之剂1年多仍无效。细审其证,两眼有时凝视如呆痴状,有时无神,性格异常,常因一些小事而勃然大怒,与人吵闹不已,夜不能眠,昼则嗜睡,记忆力极差,常常前说后忘,丢东忘西,有时没有吃饭而偏说已经吃过,有时已经吃饭而反说没有进食,有时称其妻为姐姐,有时称其儿子为爸爸,当别人纠正其言语差误时即大笑不已,有时又勃然大怒。舌苔黄白而腻,脉弦滑。推拉其上、下肢时均僵硬不变。综合脉证,思之:舌苔黄白而腻者,湿热蕴郁也。四肢僵硬者,瘀血阻滞脉络也。脉弦滑者,痰热蕴结也。合而论之,乃痰热、瘀血相结于心肝二经也。治宜化痰除湿,活血开窍。处方:黄柏10g苍术10g南星10g桂枝10g防己10g威灵仙3g桃仁10g红花10g龙胆草10g白芷3g郁金10g桑枝30g。服药4剂,两眼凝视,对周围事物反应的能力较前好转,记忆力亦稍见恢复。继服上药近2个月,诸证明显好转,至服药5个月时,诸证基本恢复正常,但握笔写字仍有点不太灵活。某医云:《实用内科学》云:“中药益气补肾宁心的方剂,如六味地黄丸、附桂八味丸等,或能有所裨益。”然本例久用此类方剂无效者何也?答曰:中医治病的主要原则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今脉证既然表现为痰热与瘀血相结,那么自当给予化痰除湿,活血开窍进行治疗。至于此证为什么用益气补肾宁心之剂无效,恐亦在于此耳。
       刘××,男,成。煤气中毒后半年来一直痴呆少语。走路东倒西歪,或自言自语,饥饱不知,不给喝水吃饭,从不说饥渴?喂其水、饭虽吃至呕吐也不停止吞咽。四肢屈伸时不灵活,时而瞪目直视,二便有时不知,有时主动诉说要大小便,舌质红苔净,脉细数。证脉相参,诊为瘀血阻滞,邪蒙心包。故以开窍化浊,活血清热治之。当归9g丹参30g乳香、没药各6g连翘9g桑枝30g,至宝丹2丸(早、晚分服)。10天后痴呆稍有改善,有时能知饥饱,一月后,饥饱、口渴已完全知晓,连续治疗两月诸证全消。局方至宝丹是《和剂局方》中的一个方剂。主要用于治疗中暑、中风、温病之痰热内闭,神昏谵语,痰盛气粗,痉厥抽搐和小儿急惊。吴鞠通于原方稍事加减,主要用于“太阴温病……神昏谵语者”和“卒中寒湿,内夹秽浊……语乱者?”吴氏认为此方“荟萃各种灵异。皆能补心体,通心用,除邪秽,解热结,共成拨乱反正之功。”活络效灵丹是张锡纯制定的一个方剂,用于气血凝滞,痰癖癥瘕,心腹疼痛,腿痛臂痛,内外溃疡,一切脏腑积聚,经络湮淤。本病肢体不灵活,神识呆钝,舌红无苔,脉细数,正瘀血阻滞经脉,痰热秽浊扰于心神所致,故以活络效灵丹、至宝丹而获愈。
       王某,男,21岁,学生,河南人。2000年11月30日初诊。主诉:严重健忘近3个月。今年7月15日无诱因突然头痛,当时无恶心呕吐,持续半个月后在河南医学院就诊,查脑CT后建议做脑积液分流术,术后暂时缓解。半个月后又头痛,2天后复查脑CT示:额颞(右)血肿。遂钻孔吸除血肿。术后明显健忘,约半个月后突然出现昏迷、发热,T38℃以上,静点先锋6号5天,第一天即热退,神志渐清。10多天后第2次发热,虽未昏迷但精神不济,持续半个月,血象居高不下,视物不清(尤其是向上部分视野完全缺损)。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上述症状不减,又出现手颤、舌硬、少语。家长见病情日重,遂在10月11日急来我院就诊,经急诊室收入神外病房。住院当天,患者即不能饮食,神志不清,10月12日失语。在神经外科住院治疗14天,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不能进食(包括流食),不能语言(包括自己的姓名、年龄)。第15天转入神经内科,诊断:大脑皮层功能障碍。对症治疗,同时配合高压氧治疗。在神经内科治疗后第3天能言但语无伦次,第9天能张口进食,第21天语言逐渐恢复,26天语言可。2天前腰穿后头晕、健忘、语謇加重。今天出院后来门诊求治于中医。现精神萎靡,行走不稳,双人扶入诊室,记忆力差(记不住自己的旅馆房间号),视野缺损(上视视野完全缺损),眼珠转动不灵,双手颤,多睡,诊毕顷刻即坐着入睡。有时头蒙不清,头不痛,语言欠利,大便干涩,舌质淡红微暗、苔白腻,脉细弦。中医辨证:瘀阻脑络,痰扰清窍。治法:活血利水,化痰熄风。处方:益母草20g水蛭5g泽泻9g天麻5g钩藤12g炒白术12g胆星6g石菖蒲6g全蝎3g桃仁9g红花9g怀牛膝10g酒大黄3g(后入)蛇舌草15g。3剂。12月4日二诊:记忆力改善,能记清所住房间号码,手颤亦减轻,头清,精神好转,无坐着昏睡现象,视物情况同前;大便正常,每日1次;舌淡红、苔薄白,脉微弦。上方减泽泻、胆星,加当归、广地龙,改石菖蒲9克,4剂。12月7日三诊:记忆力、语言、行走、精神、手颤均明显改善,视野已经恢复正常,无头痛,弯腰时头额微胀,舌质微暗、苔薄白腻不厚,脉微弦。遂加焦三仙(各)10g,改天麻3g。15剂,带药返家调理。服完来电告知,回家后情况进一步改善,未再反复。按:患者最后诊断大脑皮层功能障碍和脑积水术后,最初经脑积水引流、钻孔吸除血肿治疗,症状未能缓解反而加重。中医责之络损瘀阻,瘀阻水停。其神萎头蒙、健忘、视糊、手颤、嗜睡系风痰内动、神机不清的表现,故辨证系“瘀、水、痰、风”并存。方中益母草、水蛭、泽泻活血利水;天麻、钩藤、炒白术、胆星、石菖蒲取天麻钩藤饮及菖蒲郁金汤之意,涤痰熄风、开窍醒脑;全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而通络;牛膝能引瘀、水下行;酒大黄通大便泻风痰,大黄、蛇舌草清热解毒,除痰、水诸毒。全方活血利水,化痰熄风。加当归、地龙加强活血通络之力。先后服药24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患者,男,65岁,2003 年 8月初诊。诉头晕目眩已年余,记忆力明显减退,嗜睡神疲,甚至神志不清,语无伦次。CT检查:中度脑萎缩,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服中西药物治疗半年,收效甚微。诊见病人面色晦黯,双目呆滞,喃喃自语,不时昏昏欲睡,喉中痰鸣,每天睡眠在15小时左右,推之方醒,且不知饥饱,舌质浅淡,舌苔白厚腻,脉滑有力,两尺脉弱。辨证属脾虚生痰,风痰阻窍。治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处方:半夏12g白术15g苍术15g茯苓30g天麻12g陈皮9g石菖蒲15g胆南星9g远志12g党参12g僵蚕15g泽泻12g生姜3 片。每日1 剂,水煎分服2次。二诊:服药 6 周后,嗜睡减轻,喉中痰鸣消失,精神好转。效不更方,以原方加活血通窍、健脾补肾之品,调理旬余,症状消失,病情稳定,随访1 年无反复。
       患者罹患高血压病10余年,血压常达28.4~24.1/17.3~14.6Kpa。平素时作眩晕,经常服用复降片、珍菊降压片、珍合灵片等控制症状。三月前因赴外地巡回讲学,奔走往返,路途劳累,精神极度疲乏。回沪后眩晕加剧,终日混沌不清,寡言少语,健忘寐差,恐与他人言语。两下肢痿软无力,步履时有轻飘感。近二周来诸恙益重,出现表情淡漠,言辞颠倒,反应迟钝,站立欠稳,甚则不能行走。胃纳欠香,二便通调。他院CT提示:“脑萎缩”,因西医无特殊良法而转请中医治疗。刻诊症如前述。望、闻、切诊:发育中等,偏瘦削,面色不华,表情呆板,举止迟钝,对答不十分切题。苔薄白,质淡偏胖,脉沉细无力。辨证分析:患者长期以来,因肾水不足,阳亢于上,逐致精血日耗;又年事渐高,肾气日见衰退;复因劳累过度,再损有限之精气,终致肾气衰败,脾胃虚损,髓海失充,脏腑、筋脉失养而成痴呆之症。苔舌脉均示纯虚之体。诊断:中医:痴呆(脾肾虚衰);西医:老年性痴呆症治则:峻补脾肾,养营填精。方药:人参养营汤合龟鹿二仙胶加紫河车潞党参12g 生黄芪12g 炒白术12g 杭白芍10g 云茯苓10g 大熟地12g 炒当归12g 肉桂心2g 炙远志4g 鹿角胶10g(烊冲) 龟版胶10g(烊冲) 紫河车10g 炙甘草3g 怀牛膝10g 7帖,医嘱:节制思虑,减少独居机会,并予适当散步或运动。二诊:1992年4月18日。药后自觉精神有所改善。眩晕稍差, 身体亦略感有力,胃纳稍振。苔薄白,舌淡偏胖,脉沉细无力。药已应手,原方加紫丹参12g, 当缓缓图之。守方三月,再诊面色转润,意识反应正常,记忆力有所改善,精神亦振,对答切题,步态变稳,不能行走现象消失,眩晕时作,但程度显轻,夜寐已能安睡5~7小时,血压维持于24.0/13.3Kpa左右。苔薄白,质淡红,脉沉, 稍感有力。以人参养营丸、左归丸各6g一次,每日二次,温开水送服。半年后停药,诸症未见反复,仅余轻度眩晕,血压偏高,偶有寐差现象。
       高某,女,63岁,2006 年 8月5日初诊。该患者3 年前发生脑梗死,右侧肢体半身不遂,曾住院治疗1个月余,好转出院,生活可自理,但行动缓慢、说话费力方面一直未能恢复,且呈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开始为近事易忘,发展到远事也忘。1 年来认知能力减退,从不认远亲到不认家人,不能正确判定是否在家里,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表情淡漠。近1个月病情又加重,大小便不能自知,舌质紫黯有瘀斑,舌苔薄白,脉弦细弱,CT检查有局灶性脑萎缩。缺血性积分量表 8分。西医诊断为老年性痴呆。中医辨证属肾精不足,瘀血阻窍。治以益精填髓,化瘀通窍。方用自拟人参益智汤加减。处方:人参15g熟地(砂仁炒)20g黄精20g菟丝子 20g制首乌 20g远志15g川芎15g柏子仁15g益智仁20g苍术15g山茱萸20g赤芍15g柴胡15g白芍20g。每日1剂,水煎分服2次。二诊:服药 4 周后,记忆力减退和认知障碍有所改善。继之服用3个月后,记忆力明显改善,生活可以自理。
       丁某,女,68岁,工人。2001-09-02初诊。患者平常性格内向,有不寐史,头晕目眩,头倾视深,呆滞,记忆不健全,脑鸣,耳鸣,夜寐不安。刻诊: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舌质红,脉细数。证属肾阴不足,治宜滋阴补肾,健脑开窍。予左归丸改汤加减,药用:熟地24g山药12g枸杞10g山茱萸10g怀牛膝10g菟丝子12g鹿角胶(烊冲)8g龟版胶(烊冲)15g益智仁10g石菖蒲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方中鹿角胶偏于补阳,龟版胶偏于滋阴,两胶合力,沟通任督二脉,益精填髓。服用2个月,确有良效,继服左归丸巩固治疗3个月后基本痊愈。
       张某,女,65岁,农民。患者一年前无故出现健忘、思维迟钝、言语笨拙,常无故发呆,逐渐加重,严重时鼻涕横流,口涎自出。在当地县医院做CT发现脑萎缩,未进行治疗。于1999年3月15日求余诊治。现症:鼻涕横流,时有口涎,言语不精确,有时答非所问,目光呆滞。家属代述:病人非常健忘,做事颠三倒四,睡眠不好,有时彻夜不睡。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病人中年寡居,两个孩子现都在外地做包工头,生活充裕。证属湿热内蕴,三焦不畅,神明被扰。治以清热利湿,宣畅三焦,开窍醒神:薏苡仁30g杏仁10g白蔻仁10g滑石(布包)30g石菖蒲10g厚朴10g竹叶10g通草6g川芎10g半夏10g,冰片(研,冲服)1克,远志10g。水煎服,日1剂,10剂。3月26日复诊:服药后精神明显好转,鼻涕已无,口涎减少,舌脉如故。效不更方,原方10剂。4月6日再诊:服药后诸症基本消除,患者精神正常,目光灵活,思维比较清晰,应答基本无误,舌苔薄白,脉弦缓。原方去冰片、滑石,10剂。患者服药后,基本维持在三诊的水平,未再继续坚持治疗。随访1年,患者社交基本正常,生活自理。
       耿××,女,成。脑血栓形成后一年来,神识一直不正常,时而呢喃妄语,饮食不知饥饱香臭污秽,时而瞪目直视流涎,左侧痉挛性瘫痪。舌苔黄白厚腻,脉沉滑数。此痰火郁结蒙蔽心窍,气滞血瘀,筋脉失和之证。为拟癫狂梦醒汤:桃仁9g香附、青皮、柴胡、半夏、木通、赤芍、腹皮、陈皮、桑皮、川芎各10g苏子30g甘草15g。10剂稍知饥饱,呢喃妄语减少,20剂饥饱全知,并偶尔能与客人对话,走路亦稍稳健。但此时因多种原因停止治疗,实为遗憾。
       冯跂,女,43岁。【初诊】1983年6月30日。主诉:因其夫丧逐渐发生精神异常,意识反应迟钝,两腿活动无力,走路困难。开始生活尚能自理。近两年来,上述症状加重,意识有时模糊,缺乏思维能力,经常失眠,精神呆板,行?拙苯,语声低微不清,走路需要人搀扶,否则常易摔倒,头部已有数处摔伤,上肢活动尚可,近两个月下肢有轻度浮肿。诊查:伸舌颤动,仅能伸出舌尖,舌质润,苔薄白,脉弦缓无力,两手平伸振颤,纳呆,大便秘结。辨证:肝气郁结,肝风内动。治法:疏肝解郁,熄风定志。处方:合欢花10g夜交藤15g潼蒺藜10g竹茹10g竹如10g连子心5g生龙齿15g益智仁10g紫贝齿15g茯神10g,七剂【二诊】7月7日。服上药七剂,精神明显好转,有喜笑表情,答话较前稍迅速,且较准确,能安静睡眠,行走稍见利落;惟伸舌尚迟钝,舌及两手平伸振颤均减轻。仍继前法治疗。合欢花12g夜交藤20g潼蔟藜12g竹茹10g竹叶10g连子心5g生龙齿15g益智仁10g贝齿20g茯神10g菖蒲6g陈皮10g,六剂【三诊】7月14日.精神、饮食、睡眠尚好,手颤益轻,下肢浮肿已消,活动比以前灵活。照上方去竹叶,仍服六剂。【四诊】7月21日.一般情况仍好,现有说有笑,且语言较流利,原卧床不能翻身,现已能翻身活动。原方不变,再继续服药六剂。【五诊】7月28日。对答自如,舌尖伸出较长,两手平伸已不颤动,惟下肢活动尚感乏力。桑寄生25g怀牛膝10g合欢花10g夜交藤15g潼蒺藜10g莲子心5g益智仁10g紫贝齿15g茯神10g,六剂。六诊:8月4日。今天患者独自一人来诊。精神好,走路自如,已不感乏力,语言流利,伸舌自如,并已能做些家务活,偶尔尚有失眠,现处下方善后以巩固疗效。桑寄生25g牛膝10g合欢花10g夜交藤20g潼蒺藜10g竹叶10g莲子心5g益智仁10g紫贝齿15g茯神10g酸枣仁10g。【点评】肝气郁结,克伐脾胃,以致痰湿内生,蒙蔽心窍;气郁日久,损及肝肾阴血,以致虚风内动,病因病机予以明辨,针对其起病因于郁,以疏肝解郁?主,兼以熄风化痰,安神定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患者,女性,84岁,2000 年 8月21日初诊。进行性记忆力减退、生活能力下降 7 年。患者?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记忆力逐渐减退,当时一人在香港居住,生活尚能自理,后症状逐渐加重,生活能力下降,甚至做饭引起失火,在香港被诊为老年性痴呆,半年前被其子接来杭州。半年来病情进展快,性格改变,多疑,难相处,至大便失控,不认识亲人,生活需人照料。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中风等病史。首诊之前未经中西药治疗。诊时患者喋喋不休,言辞颠倒,神情紧张,坐立不安,怕生人,有激惹行为,健忘明显,计算力极差,不能专注问答,夜寐欠安,胃纳可,大便于结,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弦滑。查头颅MRI:脑萎缩。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定为12分。诊断为老年性痴呆,中医辨证属心肝火旺,痰瘀阻窍。治以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镇静安神。处方:黄连5g姜半夏10g茯苓15g石菖蒲15g郁金15g厚朴 10g姜竹茹10g枳壳10g丹参15g远志6g青龙齿30g紫贝齿30g粉葛根 30g知母15g。每日1 剂,水煎分服2次。二诊:服药 14 剂后,舌苔转薄腻,上方去姜半夏、茯苓、姜竹茹,加酸枣仁30g决明子30g,继服。三诊:又服药 7 剂后,患者神情紧张、心神不宁、激惹行为明显减少,大便仍秘结,舌偏红,舌苔薄,脉弦,上方去厚朴、枳壳,加生地黄15g百合15g瓜蒌皮15g瓜萎仁15g火麻仁15g。四诊:服药 7 剂后,大便通畅,诸症均有改善,守上方加益智仁15g,继服。患者坚持中药治疗至今(未用任何西药),期间根据病人症状、苔脉酌情加减,辨证调治至今已3 年半余,病情基本稳定、,无明显进展,大小便基本自控。
        更多病例在整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