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堂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成功病例 > 糖尿病例 >  > 正文

糖尿病性高血压

2018-01-09 16:40正中堂正中堂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而糖尿病性高血压是因糖尿病人长期高血糖而引起或伴发的,是糖尿病全身性血管病变的一种。临床常分为伴有肾脏病变的高血压;无糖尿病肾脏病变的高血压;糖尿病性植性神经病变伴高血压;其他继发于内分必疾病的高血压。由于其发病机理上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高血压的同时有高血糖,高血脂,植物神经病变等,所以其患病率也远高于非糖尿病者。糖尿病性高血压据其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与中医的消渴病并发“眩晕、头痛、不寐”等病证相似. 。《杂病源流犀烛·三消源流》中已认识到消渴病可“有眼涩而昏者”,引发眩晕诸病证,并积累了丰富的辨治理论。
    魏xx,48岁,男,1997年4月28日初诊、病人确认糖尿病病史4年余,常服消渴丸使血糖维持于6~9mmol/L之间,曾血压偏高,近1年来血压持续居高不下。病人诉最常见的症状是耳鸣,并有头晕伴有昏蒙不清感,口干饮水不多,寐差乏力,舌质暗红,苔少而干,脉沉细。FBG:8.7mmol/L。诊断:消渴病并发眩晕(糖尿病性高血压),辨证:肝肾阴虚,兼脾气不足, 治则:益肾养肝,滋阴补气。方选麦味地黄汤加减:生熟地各20g 山萸肉15g 山药15g 茯苓15g 丹皮15 泽泻30g 知母20g花粉30g 黄柏15g 五味子15g 麦冬15g 太子参25g 玄参25g 苍术20g 桑叶15g,7剂,水煎日二次分服。5月5日二诊:药后病人觉前述诸症略有缓解,病重药轻,续与前方化裁。5月26日三诊:前方化裁病人约服近20付,耳鸣与头晕症状缓解较显,但觉口苦而干,纳呆脘闷,食后略胀,舌苔薄黄而干,脉弦细。FBG:7.2mmol/L。胃有郁热,随证加减:黄芪25g 鸡内金25g 白术15g 山药15g 生地15g 山萸肉15g 黄连10g 瓜蒌20g 枳实12g 泽兰12g 虎杖15g 葛根30g 夏枯草15g 白蒺藜15g 丹参25g,7剂,水煎日二次分服。6月9日四诊:上方化裁服十余付,胃脘部症状明显缓解,口干苦感亦消失。但再发头晕沉不清,神疲乏力,嗜卧,偶感腹胀。FBG:7.8mmol/L。胃中浊热尚存,清气难升,治以健脾清胃,升清降浊,更方如下:葛根15g 丹参25g 黄芪50g 太子参25g 黄精20g 枸杞15g 山药15g 苍术15g 玄参15g 黄连10g 枳壳25g 菊花15g 生地20g  枇杷叶15g,7剂,水煎日二次分服。6月23日六诊:药后病人仍觉头沉不清,乏力午后甚,舌质略紫,苔白微黄腻,脉濡。体内仍蕴湿邪,治需气阴与湿浊兼顾,调方如下:荷叶15g黑豆衣25g 扁豆衣25g  藿香10g 花粉35g 玄参20g 生地20g 黄芩15g 海蛤壳25g 肉桂6g 苍术15g 白术15g 黄芪25g 菊花15g,7剂,水煎日二次分服。9月9日七诊:病人服前方后病情一度明显好转,自行停药月余,近因工作问题焦虑致病情再度反复,觉头晕头胀耳鸣,腰酸膝软,疲乏无力,舌淡,苔白腻,脉细弦。FBG:9.7mmol/L。证属肾虚肝旺。治宜滋水涵木,组方如下:生熟地各15g山萸肉15g 山药15g 茯苓15g 丹皮15g 泽泻15g 枸杞20g 菊花15g 知母15g 黄柏15g 玄参20g 苍术15g 首乌25g,7剂,水煎日二次分服。9月23日八诊:药后病人上述诸症均有一定缓解,耳鸣减轻较著,证以气阴两虚为即时特点,治重益气养阴,方以克糖饮(为研究课题方)加减:苍术15g 黄芪25g 黄精25g 太子参25g 二地各15g 二冬各15g 枸杞20g 玄参20g 知母20g 花粉40g 丹参20g佩兰15g黄连7g 山药15g  七付水煎日二次分服。10月7日九诊:药后体力恢复较明显, 仍时有头晕耳鸣,并有心烦,腰酸腿沉,舌略红,苔白略腻,脉沉细弱。BP:21.3~18.7/13.3~11.3KPa(160~140/100~85mmHg)。治仍宗滋水涵木,方用枸菊地黄汤化裁:生熟地各15g 山萸肉15g 山药15g 丹皮 15g泽泻15g 知母15g 黄柏15g 石决明25g 旋复花15g 牡蛎25g 珍珠母30g 首乌25g 白蒺藜15g,7剂,水日二次分服。12月17日十诊:此方化裁连服近月余,由于病人因就业问题紧张,病情仍时有反复,血压亦甚稳定, BP:19/12KPa(145/90mmHg)。FBG:9.7mmol/L。FBG:7.3mmol/L。近觉头晕乏力,腰酸肢软,易心烦,口干苦,舌红略紫,苔微黄腻,脉细数。肝热较甚,急则治标,加味逍遥散化裁:当归15g 白芍25g 柴胡12g 茯苓15g 白术15g 丹皮15g 山栀10g生地30g 山萸肉15g 山药15g 泽泻15g 黄莲10g 黄芩15g 川芎15g  七付水煎日二次分服。1998年1月24日十一诊:药后口干苦,心烦易怒等症状缓解,仍时有头晕耳鸣感,但程度及持续时间均有减少,血压亦能维持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舌略红,苔黄微腻而干,脉沉弱。FBG:6.9mmol/L。BP:18.7/11.3KPa(140/85mmHg)。续以益气养阴以巩固疗效:夏枯草15g 太子参25g 白术20g茯苓15g 葛根25g 丹参25g 熟地25g 知母15g 花粉30g 玄粉20g 苍术15g 陈皮10g 黄芪30g 石斛20g,7剂,水煎日二次分服。2月30日十二诊:以上巩固治疗近月余,病情一直稳定,血压亦维持在正常水平。后病人定期来复查血糖和血压,至今未有大的波动,并已谋职业。
    刘xx,女,54岁,1997年11月5日初诊、病人自诉糖尿病史15年,诊断高血压病史6年,经常头晕头痛,平素以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近期血糖波动于:6~9mmol/L之间,曾用心痛定,复降片等维持血压,近期改用吲哒帕胺、络汀新等药物,血压仍波动,最高时可达25/14.7KPa(190/110mmHg)。心脏超声波检查示:主动脉弓突出,左心室壁增厚。病人近日来持续感头胀, 寐差梦多,昨日伴发剧烈眩晕、恶心,但未呕吐,后于近处医院检查BP: 26.7/16KPa(200/120mmHg)。经肌注利血平后缓解下降,但因仍时恶心,眩晕,头胀而就诊。查体见病人神倦乏力,面色萎黄,舌紫暗,苔白滑,脉滑数有力。经五官科检查排除内耳性眩晕,BP: 22.7/13.3KPa(170/100mmHg)。诊断:消渴病并发眩晕(糖尿病性高血压),辨证:痰热内扰。治则:化痰理气,清热潜阳。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旋复花15(包煎) 石决明25g 珍珠母25g 玄参20g 苍术15g 黄连15g 陈皮15g 半夏12g  竹茹10g 枳实7g 丹皮15g 地骨皮20g 白芍15g 甘草7g,7剂,水煎日二次分服。11月12日二诊:药后恶心,眩晕及头胀感缓解较著,仍时有头痛感,BP: 20/12KPa(150/90mmHg)。药中肯綮,力尚不足,于是前方化裁再服七付。11月20日三诊:病人觉服后七付不如前七付效果显著,再查病人痛甚时有如针刺,口干不欲饮。舌紫暗,脉沉缓。暗思病人痰浊虽祛大半,但眩晕日久是否已生瘀血内阻脑络,治以活血化痰,升阳通络.方改用窍活血汤加减:当归15g川芎15g桃仁15g白芍20g鬼箭羽20g黄芪20g葱白3根(后下) 葛根20g半夏10g木香7g陈皮15g茯苓15g甘草10g,7剂,水煎日二次分服。11月27日四诊:药后病人自诉前述诸证再得明显缓解,头胀头痛基本消失,仍觉头不甚清醒,每至午后即感乏力,头沉昏蒙。舌质紫嫩,苔白润,肪沉濡。痰瘀已祛,脾湿浊尚存,致清阳不升,方选李东桓之升阳益胃汤加减: 党参20g 白术15g 黄芪25g 半夏10g 黄连5g 陈皮15g 茯苓15g 泽泻30g 防风10g  羌独活各12g 柴胡12g 白芍20g 甘草10g  七付水煎日二次分服。12月5日五诊:药后病人诉始觉长时间未能感觉到头部清醒感,体力亦明显增强,血压在配服原用降压西药的情况下基本能维持正常。逐以上方再加首乌25g,枸杞15g,白蒺藜15g煎服数剂,以巩固疗效.后遇病人得知近两年来未有发作。
    王xx,女,56岁,1998年9月9日初诊、病人确诊糖尿病病史7年余,合并高血压病史3年余,长期口服优降糖,现仍服优降糖维持血糖,病人时发头晕,血压最高时可至为21.3/12KPa(160/90mmHg)。近日因出现头晕恶心,晨起胃脘满闷,干呕,心胃部嘈杂,背寒自汗,咽干,纳差便溏而就诊。查体见病人舌质紫尖红,苔白腻,脉沉细。FBG: 9.1mmol/L, BP: 21.3/12KPa(160/90mmHg)。X线检查示左室略增大。心电图示下壁心肌缺血。诊断:消渴并并发眩晕(糖尿病性高血压),辨证:脾虚痰阻,寒热错杂。治应化痰为先,清热散寒,首方选半夏泻心汤化裁:黄莲10g 黄芩15g 干姜10g 甘草10g 太子参25g 半夏15g 茯苓15g陈皮10g 石斛15g  七付水煎日二次分服。9月16日二诊:药后胃脘满闷,嘈杂干呕症状消失,仍时头晕,头痛眼胀,晨起略恶心,大便不爽,舌淡略紫,苔薄黄,脉弦滑。FBG: 8.4mmol/L, BP: 20/12KPa (150/90mmHg)。寒热错杂得调,脾虚痰浊仍存,更方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半夏12g 白术15g 天麻12g 太子参25g 黄芪25g 陈皮15g 黄柏15g 干姜7g 茯苓15g 泽泻30g 麦芽20g 苍术15g 神曲15g  七付水煎日二次分服。9月23日三诊:药后症情大减,精神明显转佳,仍时感头晕伴有两侧头痛,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滑。续用前方裁服七付。后予越鞠丸、知柏地黄丸交叉服用,至今血糖、血压维持良好。